6月9日消息,隨著蘋果公司進一步將觸角伸入金融服務行業,這家科技巨頭將繞過合作伙伴,以一種新的“先買後付”方式自行處理短期貸款事宜。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蘋果宣佈成立全資子公司Apple Financing,它將幫助核實用戶信用信息,以便為蘋果即將推出的“先買後付”服務Apple Pay Later提供支持。Apple Financing將與母公司分開運營。
此舉標志著,蘋果首次推出了處理貸款、風險管理和信用評估等業務。對於一家以銷售電腦起家的公司來說,這是個重大轉變。到目前為止,蘋果的金融服務始終由第三方信貸處理商和銀行支持。例如,蘋果信用卡Apple Card依賴高盛集團進行貸款和信用評估。
在新項目中,高盛只發揮了很小的作用。這家金融公司是萬事達卡支付憑證的發行商,該憑證用於支持Apple Pay Later購買。不過,Apple Financing沒有自己的銀行牌照。
今年3月份曾有報道稱,蘋果一直在努力將其金融服務轉移到內部,這是一項名為“突破”(Breakout)的秘密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貸款、信用核查,蘋果還在開發自己的支付處理引擎,以最終取代CoreCard。蘋果還在開發新的客戶服務功能、欺詐分析、用於計算利息和其他服務回報的工具。
很少有公司能與蘋果的財力相提並論。截至第一季度末,該公司擁有近2000億美元的現金和有價證券,在上一財年創造了近950億美元的利潤。金融服務有助於讓用戶繼續留在iPhone生態系統中。為此蘋果希望對這個過程有更大的控制權,以便更快地推出新功能,並可能獲得更多收入。
蘋果在今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Apple Pay Later,它是iOS 16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允許用戶在六周內分四次支付Apple Pay交易的費用。這個項目最初將只在美國推出,但蘋果計劃最終將其更新的金融服務擴展到更多地區。
據報道,蘋果還在開發名為Apple Pay Monthly Installments的“先買後付”長期貸款計劃。雖然Apple Pay Later不會與高盛或其他主要合作伙伴合作,但長期貸款計劃可能會依賴於包括高盛在內的其他公司,這些公司可能會提供不同的套餐和利率。今年4月,高盛首席執行官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表示,該公司對與蘋果合作“非常滿意”。
今年早些時候,蘋果收購了總部位於英國的初創公司Credit Kudos,後者利用銀行數據做出貸款決策。據悉,蘋果的內部風險評估引擎將考慮消費者作為蘋果客戶的歷史,例如他們是否經常使用支付購買功能,或者他們的信用卡是否與iTunes或App Store綁定過。
除了“先買後付”服務,蘋果還計劃將其內部貸款和技術用於即將推出的iPhone硬件訂閱計劃。然而,該公司沒有立即放棄高盛獨自推廣Apple Card的計劃,也沒有考慮與其他銀行合作支持Apple Pay交易。
蘋果進軍“先買後付”領域,被視為對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的巨大威脅,比如Affirm Holdings和Klarna Bank AB。周二,Affirm首席執行官馬克斯·萊夫欽(Max Levchin)表示,他並不擔心Apple Pay的推出。他說:“所有參與者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小小)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