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3月31日,工商銀行(01398)舉行2022年度業績發佈會。會上,工商銀行表示,2022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居民選擇主動降低這個負債規模及債務久期,導致階段性的個人按揭貸款提前還款增加。今年1~2月份,工行按揭貸款提前還款979億元,雖然同比增加220個億,但同比增幅有所回落,按揭貸款保持了正增長,影響總體上是可控的。
2022年度,該集團期間內取得利息凈收入6936.8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0.44%;營業收入8414.41億元,同比減少2.26%;歸母凈利潤3604.83億元,同比增加3.49%;每股基本收益0.97元;擬每10股派發股息2.933元。
公告稱,2022年,利息凈收入6936.87億元,比上年增加30.07億元,增長0.4%,占營業收入的82.4%。利息收入12803.76億元,增加1181.58億元,增長10.2%;利息支出5866.89億元,增加1151.51億元,增長24.4%。凈利息差和凈利息收益率分別為1.73%和1.92%,比上年均下降19個基點,主要是該行支持實體經濟力度不斷加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多次下調,貸款收益率持續下行,存款定期化使得存款平均付息率上升所致。
據悉,該行核心指標持續向好,資產、利潤等保持全球大行前列。“強”的方面,資本充足率增至19.26%,撥備覆蓋率209.47%,穩定在較好水平;資產撥備餘額近8000億元,風險抵禦能力增強;不良貸款率降至1.38%,連續8個季度保持下降態勢。“優”的方面,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0.97%,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ROE)11.43%;凈利息收益率(NIM)1.92%,加大讓利實體經濟力度並保持在合理區間。“大”的方面,總資產增長12.6%至39.6萬億元,營業收入8414億元,凈利潤增長3.1%達3610億元,創歷史新高。上述業績,充分體現了價值創造、市場地位、風險管控、資本約束的統籌平衡,再次彰顯了該行穩健經營特質和強勁發展韌性,顯示出未來增長更為可期。
2022年末,總資產396096.5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4382.74億元,增長12.6%。其中,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各項貸款)232123.12億元,增加25450.67億元,增長12.3%;投資105272.92億元,增加12695.32億元,增長13.7%;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款項34278.92億元,增加3294.54億元,增長10.6%。
以客戶為中心加強個人貸款業務統籌,多渠道加大消費經營貸款產品的市場拓展力度,持續優化數字普惠產品體系,滿足客戶多樣化融資需求,促進消費持續恢復。個人貸款比上年末增加2917.80億元,增長3.7%。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增加470.62億元,增長25.1%;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加2275.99億元,增長32.4%。
以下為整理的工商銀行業績會問答實錄:
問:工商銀行在2023年是否還能保持凈利潤的一個正增長?
答:增長這個指標大家是非常的關心,實際上這個指標看的是商業銀行發展的,來看的是盈利能力取決於什麼?取決於公司對經濟金融形勢,同時就看大型商業銀行能不能把握好發展的機遇,接下來就是前瞻性的把握能力,我認為這兩個方面非常的關鍵。
所以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今年的大勢,一個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的大勢來看,韌性非常強,潛力非常足,活力也非常。中國經濟金融保持穩健運行,這也是銀行經濟增長的。我們在看工商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來看,實力雄厚工商銀行專業能力也比較強,多年來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文化。這是保持盈利增長的底氣。相信未來特別是今年依然會延續這樣的態勢。
今年是經濟運行企穩回升,部分國際組織也調過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作為國內巨大商業銀行,工行一定能夠更好的把握其中,帶來的業務發展機遇,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
問:工行信貸資產質量保持良好勢頭,準備金率、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與逾期貸款率等指標不斷改善。未來資產質量改善的主要驅動力是什麼?在資產質量方面,應該重點關註哪些行業和地區?
答:去年工商銀行持續加強信貸風險的防控,剋服了多種困難,資產質量的核心指標穩定向好。截止去年末不良率1.38%,較年初下降4個bp,連續8個季度保持下降,剪刀差連續11個季度保持為負,主要有三個驅動因素。
一是在對公領域資產質量的整體改善,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的管控,新型城鎮化、交通、運輸、能源等基建板塊的貸款在公司貸款中占比比較高,該板塊的不良率保持在1%左右的較優水平,有效的發揮了資產質量的壓艙石的作用。
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前期承壓的行業,資產質量也實現了明顯的改善,不良率分別較年初下降了70個bp和235個bp。去年部分風險暴雷,房地產等領域的風險有所釋放,不良率為6.14%,較年初上升135個bp。工行的房地產信貸的餘額占比比較低,對資產質量整體的影響有限。
二是個人貸款資產質量保持較有水平。2022年個人貸款增長相對的平穩,資產質量保持了整體的穩定,其中個人消費個人經營貸款不良率與年初基本持平,境內按揭貸款的不良率0.4%,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較年初有所上升,但仍處於同業的較低水平。
三是持續加大不良貸款, 2022年工行綜合運用自主清收、常規核銷、批量轉讓和證券化等處置方式,持續提升自主清收的比例,將資產收回了121億元。
我們將持續加大以下幾個重點領域的風險管控,築牢防線,守住底線。
一個是房地產行業,要密切跟蹤地產行業的整體走勢,做好包括上下游在內的貸款監測,支持房地產開發項目合理的融資需求。同時要嚴格落實資金的閉環管理等相關的管理要求,確保新增的信貸資產的安全。對存量重點出現企業做好債務重組和風險化解,主動將風險貸款納入不良貸款管理,充足,集體撥備。
二是城投融資平臺領域,我們要貫徹落實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的一些政策要求,擇優支持新型城鎮化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的一些資金需求,重點關註部分城投平臺的風險化解,加強風險監測,採取補充擔保徵信措施,盤活優質存量資產,化解債務,優化債務期限,通過這幾種方式緩解到期償債的壓力,助力融資平臺市場化的轉型。
問:管理層如何看待金融資產分類新規對銀行資產質量的影響?
答:我們認為新規整體上有利於推動商業銀行準確的識別風險水平,評估信用風險,真實反映資產質量。從目前初步評估的情況來看,對工商銀行的資產質量的影響是有限的。新規落地對工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在重組貸款範圍,關註類資產總額,不良資產的總額,不良資產結構等方面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的程度有限。
一是工行長期堅持嚴格的資產質量分類標準,比如這個新規中要求納入不良的他行交叉違約貸款,觀察期內再次重組的貸款,在工行事實上多數已經提前消化。
二是根據目前的測算,因新規的實施,導致存量業務中新增的不良貸款和關註貸款,工行可以在過渡期內逐步的消化。下一步工商銀行將按照資產分類新規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金融資產風險的分類制度體系,這個把握好過渡期窗口,有序實現平穩過渡,確保資產質量的穩定,謝謝。
問:2023年的長期增長計劃是什麼?
答:2022年面對複雜的內外形勢和多重的風險挑戰,工商銀行堅持商業可持續的原則,保持穩健的風險偏好,優選客戶和項目,增加金融供給,提高資金的精準直達,高質量支持實體經濟。
有這麼4個特點,我簡要回憶一下,第一,工資總量快速增加,有效支撐了盈利的穩步增長。2022年工行的各項貸款餘額23萬億元,較上年增加了2.55萬億,同比多增了超過了5,000億,增幅為12.3%。
第二是信貸結構不斷優化,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從投放的品種看,全年的貸款增長主要以公司貸款為主,個人貸款也保持了穩健增長,其中中長期公司貸款占比超過了70%,同時我們也積極加大個人貸款的營銷拓展力度,按揭和個人貸款個人消費貸款增長是1,164億元,個人經營貸款比年初增加了超過了兩接近了2,300億元,同比多增468億元。
第三就是信貸的特色更加顯著,專業優勢進一步鞏固。在國家重大項目交通基建等工行傳統優勢信貸領域基礎上,繼續加大了製造業、綠色戰略、新興產業、普惠等領域的融資力度。具體來說,一是支持製造業發展,工行的製造業比年初增加近8,700億元,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超過了3,700億元。二是服務科技創新,戰略新興產業在比年初增長71%,專精特新企業貸款增幅超過了85%三是創新普惠服務模式,普惠貸款比年初增長超過了4,500億元,增幅超過了40%,客戶數突破了100萬戶。四是優化信貸金融綠色金融佈局,綠色貸款的餘額3.98萬億元,餘額增量均市場領先。
第四個特點是我們持續加強資產質量把控,不良率穩中向好,不被覆蓋率持續保持在200%以上的較好水平,保持了比較強的風險抵禦能力。這是第一個問題。
問:能否談談普惠貸款,以及如何實現普惠金融量、價、質協調增長?
答:那麼在2022年工行的普惠金融實現了增量擴面體制,在增量上貸款的餘額是1.55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513億元,增速41.1%。在擴面上普惠貸款戶數是101.6萬戶,比年初凈增22.1萬戶,增幅是27%。在體制方面,普惠貸款的不良率是0.82%,比年初下降了0.02個百分點。在價格方面,2022年新發放普惠貸款的平均利率為3.84%。那麼在2023年,我們從外部市場需求和自身的業務發展情況來看,普惠業務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廣闊。
2023年工行將結合市場需求和經營發展狀況,深化數字普惠,完善產品體系,優化業務結構,努力實現量價質的高效高質量發展。那麼第一個是我們繼續做好提升回業務的精準性,沿著數據找業務,沿著資產找業務產業鏈,篩選我們的優質客戶,不斷提高客戶定位的精準性。
第二是充分利用工商銀行的渠道優勢來服務好客戶。我們要大力我們會大力發展線上融資,自動化批量化完成準入、審批和監測,我們也充分利用我們工商銀行1.6萬家網點,推進我們的就是普惠業務到基層,同時線上線下的業務進一步融合,提升對普惠客戶的服務能力。
那麼第三是我們完善以數據驅動、智能預警、動態管理、持續運營為特征的會貸款的風控體系,堅持數字風控,專家自帶相結合,深入推進數字普惠,加強隊伍建設,推動全產品全流程全機構的密切銜接,提升風控的有效性。
第四方面我們也要進一步提升普惠業務的綜合收益,聯動核心企業培訓,培育儲備優質客戶資源,帶動我們的存款、結算、代發、私人銀行等業務,實現我們的普惠業務的高質量發展,謝謝。
問:在市場利率下行的一個情況下,我們工行的凈息差也進一步收窄,幅度也比較大,所以想請教一下內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管理層預計今年凈息差的走勢會怎麼樣,何時能夠反彈?
答:凈息差收窄是行業的整體態勢,工行收窄了19個bp,變動和行業是一致的。從資產端主要是由於市場報價利率整體下行、質量和定價上平衡問題、市場按揭需求弱於往年等因素,從負債端主要是由於客戶存款偏好變化較大、定期的結構和比例大幅攀升。
工商銀行預計今年凈息差還將保持收窄的態勢,今年反彈有一定壓力,要在資產負債端協同發力。
問:新規實施後對工行的資本充足率有什麼影響?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工行的市值修複前景如何?
答:新的資本管理辦法,對中國銀行業的資產充足率總體沒有大的影響。對工商銀行而言,資本充足率影響是正面的。
下一步,工商銀行將進一步對標新的資本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資本的精細化管理,繼續優化資產佈局,推進新資本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大轉型力度。
問:管理層能否分享工行存款的結構和定價的分佈情況?
答:從工行存款的期限和結構上看,呈現出定期化階段性的特征,但已有所緩解。預計存款定期化、中長期化的趨勢會有所改善。
2022年在流動性整體寬裕,市場利率下行環境下,受資本市場波動,理財產品贖回等因素的影響,居民定期存款的意願在增強,工行存款也出現了定期化的趨勢,但得益於工行以gpc加為核心的基礎性工程落地見效。
通過掛牌利率下調,引導優化結構,加強成本管控,活期占比收窄的趨勢明顯放緩,全年活期占比較上年末收窄幅度。未來隨著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居民預期逐步改善,投資及消費意願的增強,社會資金流轉速度加快,存款定期化中長期化的趨勢也將持續改善。
關於對今年存款增長的預期,我們認為從貨幣政策上看,結合全國兩會關於5%的經濟增長目標,以及人民銀行關於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的政策導向,預計今年全社會的存款仍將保持10%左右的增長,為我們商業銀行存款保持穩健發展,提供了較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今年以來,存款繼續保持了穩健增長,各項存款一般性存款呈現同比多徵的態勢,為支持資產業務穩健增長,吸納了更加充裕的資金。
展望全年,預計工行存款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並實現與資產管理規模和月活用戶的協同增長。
問:工行在涉房貸款這塊的資產質量狀況如何?
答:房地產業的貸款方面,2022年末按照客戶行業口徑,工行境內房地產業1,248億,占各項貸款餘額的3.12%,個人按揭貸款方面的2022年末貸款餘額6.35萬億,較上年末增加了669億,增幅1.1%,保持了穩定,總體的不良率是0.98%,其中房地產業的貸款不良率6.14%,較2021年末上升了1.35個百分點,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調整的影響,個別貸款略變,工行對於不良貸款的認定較為審慎,不良情況已經得到了全面真實的反映。
從信貸資產結構來看,境內房地產業貸款在各項貸款總量中占比較低,不會對全行資產質量產生大的影響,而且風險貸款都相應計提了充足的撥備,能夠充分的覆蓋損失和風險。個人按揭貸款的不良率是0.4%,較2021年末增加了15個bp,主要受少數房地產企業項目停工或延期交付的影響,相關的風險可能導致個人按階段不良率有所上升,但整體的風險可控,資產質量仍然保持優良的水平。
問:今年年初的時候出現了房地產按揭的提前還款潮,工行在這一塊大概的情況如何?
答:2022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居民選擇主動降低這個負債規模及債務久期,導致階段性的個人按揭貸款提前還款增加。今年1~2月份,工行按揭貸款提前還款979億元,雖然同比增加220個億,但同比增幅有所回落,按揭貸款保持了正增長,影響總體上是可控的。
問:今年全年對於房地產按揭貸款等等方面的投放計劃如何?
答:從工商銀行來看,一季度這個房地產貸款總體投放穩中向好,其中房地產業貸款投放同比實現正增長,個人按揭貸款投放保持了逐月的增長,剛性和改善型的住房需求得到逐步的釋放。關於2023年全年按揭貸款預計投放的情況,我們總體判斷,隨著國家政策的陸續傳導到位,房地產行業開始築底回暖。今年一季度工行個人按揭貸款的投放量環比去年四季度增長36%,已經達到以往年份一季度平均投放量8成以上。我們預計今年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歸合理的增長區間,按揭貸款的需求也將逐步的回升。
工行會持續加強按揭貸款的支持,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住房需求。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