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通脹居高不下,歐元區2月通脹率仍在8.5%的高位,能源價格因烏克蘭危機和歐盟切斷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遠高於常年,2022年歐盟在液化天然氣和管道天然氣上的支出達到20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342億元),為2021年的3.3倍。日前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警告稱,歐盟未來能源價格還將顯著上漲,廉價天然氣將不復存在。天然氣價格將不會與西方製裁俄羅斯之前的價格相同,消費者應該為此做好準備。
能源緊張對歐洲居民和工業的能源消費市場提出長遠挑戰,如何保障能源安全和供應,保證人們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需求,是歐洲須緊迫解決的長期問題。為此,歐盟積極開拓綠色能源,發展多元化能源供應,並從政策上予以優惠和刺激,比如目前歐盟正在起草綠色補貼新法案,以確保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滿足歐盟40%的年度能源需求,以及在2月27日至28日的歐盟能源部長非正式會議上,歐洲希望就延長天然氣需求削減計劃、推出電力市場改革計劃、加強核能等能源領域的合作等方面予以積極推進。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與2017年至2022年同期相比,歐盟在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期間的天然氣消費量下降了19.3%,超過了15%的目標。此次歐盟能源部長非正式會議上,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呼籲今年將天然氣用量削減目標提高到15%以上。歐盟還希望通過聯合購買的形式進入全球天然氣市場,以使歐洲以相對較低的價格獲取天然氣。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塞夫科維奇表示,據初步估計,歐盟27個成員國和三個鄰國未來三年的天然氣需求預計為240億立方米。在4月份啟動招標後,歐盟預計將在6月左右與來自美國、中東和非洲的供應商簽署首批合同。
而且,能源危機也在“倒逼”歐盟能源加快綠色轉型。
法國謀求建立“核聯盟”。今年2月28日,法國在歐盟能源部長非正式會議期間,召集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等歐盟擁有核電站或支持發展核電的11個國家舉行了一次場外會議,重點討論發展核電、核材料供應鏈和核廢料問題,併在會後簽署聯合聲明,強調核能是可用於實現氣候目標和確保能源持續供應的工具之一,同意支持主要基於創新技術的新核能開發以及現有核電廠的運營,此外還同意啟動聯合培訓計劃,並加強彼此間的科研合作。
西班牙則主打“氫能源”。西班牙政府認為綠色氫能源是西班牙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以及100%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的關鍵。2020年10月,西班牙政府正式批准了“氫能路線圖”。根據路線圖,西班牙在2030年的綠氫目標是實現不低於4GW的綠氫電解槽裝機,2024年前達到300只600MW。在應用方面,西班牙希望到2030年由25%的工業氫氣消耗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制氫;交通運輸領域,至少有150輛公交車、5000輛輕重型卡車和2條商業火車由氫能驅動。
德國表示未來將主要採用綠色電力、氫氣和地熱能源。日前據德國智庫阿戈拉能源轉型智庫的數據顯示,到2030年,德國政府將花費超過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6萬億元),以應對能源危機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巨大的支出主要包括對該國電網現代化改造的投資、逐步淘汰核電站和燃煤電廠等方面的開銷,併在2035年達成氣候目標。然而,德國聯邦可再生能源協會負責人西蒙·彼得認為,德國在綠色能源上進展不順,“我們要在不到8年的時間里,讓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增長一倍,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增加四倍,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擴大兩倍。”顯然,德國綠色能源發展的現實和雄心之間存在巨大差距。
不過,這並未改變歐盟推動能源綠色轉型的決心。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2023年2月歐洲議會環境、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委員會正式通過了歐洲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的協議,從2023年10月1日至2026年1月1日為過渡期,2026年後開始征收碳關稅。這意味著在嚴格實施碳減排政策的國家或地區,其進口(出口)高碳產品時將繳納(返還)相應的稅費或碳配額,第一批名單涵蓋了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等領域。此外,歐盟還作出一項決定,從2035年起禁止生產新的燃油車。歐盟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和措施刺激來加快推進能源綠色轉型的進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