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51.7萬人 失業率下探至3.4%
昨日晚間,美國勞工部發佈1月非農報告顯示,美國1月季調後非農就業人口增加51.7萬人,預期18.5萬人,前值22.3萬人,該數據創下2022年7月以來最大增幅。美國1月失業率下滑至3.4%,預期3.6%,前值3.5%,觸及53年低點。美國1月平均時薪年率4.4%,預期4.3%,前值4.6%。
數據還顯示,美國1月份商品生產崗位增長46000個,建築崗位增長25000個,私人服務提供崗位增長397000個,零售崗位增長30100個。美國勞工部表示,1月的就業崗位增長是普遍的,主要是休閑和酒店、專業和商業服務和醫療保健行業錄得增長。政府部門的就業也部分增加,反映了罷工工人的回歸。
此外,美國勞工部還將去年11月非農就業總人數從25.6萬上修至29萬;去年12月的非農就業總人數向上修正3.7萬人。經過修正後,11月和12月的就業增長總和比先前報告的高出7.1萬人。
總的來看,申銀萬國期貨分析師林新傑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大超預期,與普遍預期的勞動力市場將出現降溫不同,今年1月新增非農51.7萬人遠高於前值及預期,同時去年11月和12月的非農就業也進一步上修。結構上,增量主要來自休閑和酒店、專業和商業服務以及醫療行業,儘管美國房地產已經周期走弱,但是建築業就業人數仍然增加了2.5萬人。此外,美國失業率沒有如期上升,反而進一步下探至3.4%的水平,體現當前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勁需求。不過,備受矚目的薪資增速並沒有進一步走高,環比增長0.3%,與預期和前值持平;同比增長4.4%,雖高於預期但低於前值4.6%。
據瞭解,此前市場對於美國1月就業數據相對悲觀。方正中期期貨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師陳臻告訴記者,市場悲觀情緒主要源於美國經濟衰退預期增強,如2022年四季度GDP增速繼續放緩、1月PMI繼續跌破榮枯線、1月零售數額環比回落,並非是1月的就業數據。
“可以看到的是,此前公佈的美國其他1月各項就業和失業數據十分強勢。雖然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美國領取失業金人數在2022年下半年出現明顯反彈,但美國當周初次申領失業金人數在去年11月19日就出現拐點,12月24日持續領取失業金人數也出現拐點。今年1月28日美國當周初次申領失業金人數降至18.3萬人,創近40周以來新低;1月21日美國持續領取失業金人數降至165.5萬人,創近9周以來新低。另一個關鍵的數據ADP就業人數在今年1月錄得1.27億人,先比前值增長10.6萬人。”陳臻表示,與此同時,在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中,無論是FOMC會議聲明還是鮑威爾講話,都強調了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勢。鮑威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勞動力供需市場總體依然處於失衡狀態,過去三個月的月均工作增量達到24.7萬個,勞動參與率變化有限”。
林新傑認為,此前隨著美國近期通脹數據的整體走低,美聯儲的加息周期也步入尾聲,博弈的重心轉移至利率峰值能持續多長時間。而就業市場是當前的一個主要關註點,強勁需求下令薪資增速維持高位,使得關於薪資—通脹螺旋上升的擔憂始終未能消去。而充分的就業也將支持美聯儲維持更加鷹派的政策路徑,包括更高的終端利率和更長的限制性利率持續時間。
“不過好消息是,本次非農報告中的薪資增速並沒有再度走高,使得市場不會過於擔憂加息路徑的重新陡峭。數據公佈後,市場對於終端利率的預期沒能提高至5%以上,即中性預期仍然是3月加息25BP後在5月停止本輪的加息周期。”林新傑表示。
而在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Fawad Razaqzada看來,美國1月勞動力市場的表現比預期要好得多。儘管工資壓力有所緩解,但從美聯儲的角度來看,勞動力市場可能仍將失衡,因此美聯儲有可能繼續上調利率。
外媒報道稱,大超預期的1月非農數據增強了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決心。1月份近52萬人的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過了接受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期。
總的來看,陳臻表示,美國就業市場的強勢令美聯儲後續放緩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回升。受此影響,昨晚美元指數瞬間跳漲,最高升至103;國際金價跌幅擴大至1.6%,跌破1900美元/盎司大關,最終收於1876.6美元/盎司,跌幅為2.81%。
在林新傑看來,從某種程度上說,強勁的就業疊加通脹回落是美聯儲最樂於看到的狀態,這樣可以在不引發較大程度衰退的情況下控制住通脹,即所謂的軟著陸。對於貨幣政策的影響則是高利率將持續時間更長的時間,不會過快轉向降息,這打壓了當前市場對於美聯儲下半年降息的樂觀期待,不過未來政策路徑仍需要時間和數據的驗證。
多空因素交織,油價沖高回落
自1月中上旬以來,受中國石油(行情601857,診股)需求預期強勁及美國原油庫存增加消息的交織影響,國際國內原油呈現振蕩走高後回落走勢。昨日,國內原油價格回落帶動石化板塊品種集體下跌,截至下午收盤,原油、高硫燃料油、低硫燃料油分別下跌1.92%、3.39%和2.6%。
國際油價周五顯著下跌。截至當天收盤,WTI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下跌2.49美元/桶,收於73.39美元/桶,跌幅為3.28%;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下跌2.23美元/桶,收於79.94美元/桶,跌幅為2.71%。
當地時間2月3日,歐盟國家同意對俄羅斯石油產品(例如柴油)設定100美元/桶的最高限價。歐盟輪值主席國瑞典證實了這一消息。歐盟還就取暖油等俄羅斯打折石油產品的最高限價達成協議,設定為45美元/桶。
2月3日,歐盟國家的內政部長和司法部長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討論了此提案。歐盟的目標是在七國集團對進口俄羅斯石油產品的價格上限於2月5日生效之前在聯盟內部達成協議。
方正中期期貨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員隋曉影對記者表示,近日歐美國家連續加息,全球經濟仍面臨進一步下行壓力,石油消費受到持續打擊,尤其是歐美等主要經濟體石油消費轉弱,庫存端累積,與此同時,在歐美製裁下俄羅斯石油出口仍然保持強勁,均使得原油走勢承壓。
“目前,美國的冬季風暴仍在持續影響交通,居民出行需求短期內下滑。數據顯示,2月1日得克薩斯州有超過2200架次航班被取消,達拉斯沃思堡國際機場取消了當天75%的航班,達拉斯拉夫菲爾德機場取消了當天68%的航班。而歐盟計劃在俄烏衝突爆發一周年之際對俄羅斯實施新一輪製裁,此輪製裁將對俄羅斯的石油產品實施額外的價格上限。但俄羅斯今年1月份以超過西方價格上限的價格,從Kozmino港口出口了380萬噸太平洋(行情601099,診股)管道混合原油(ESPO),交易量創紀錄新高。”海證期貨能化研究員鄭夢琦也表示,再疊加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靴子落地,暗示2023年內不會降息,美元指數近日有所反彈,均壓制油價上漲。
談及原油的下游市場,隋曉影表示,燃料油、瀝青等能源類品種與原油相關性較強,受原油走勢驅動較為明顯。其中,在政策放開下,市場對未來化工需求回暖有著較強的預期,但春節後化工下游尚未完全復工,終端需求仍然有限,令節後化工基本面表現偏弱,化工品走勢承壓;而近日瀝青盤面表現相對抗跌,主要是因為瀝青現貨表現堅挺。“整體來看,短期內,在成本端消息面趨弱以及下游化工需求尚未恢復的情況下,石化板塊品種預計仍會延續弱勢,未來關註石化下游終端復工以及需求複蘇情況。”
從燃料油市場表現來看,鄭夢琦告訴記者,短期來看,高硫燃料油價格依然受制於高到貨量和高浮倉;中期來看,2月5日歐盟對俄羅斯成品油禁令生效,俄羅斯燃料亞洲供應絕對量或將在未來有所下滑,相對量依然維持高位,高硫燃料油需求將迎來回升。低硫燃料油方面,若國內汽柴油消費繼續大幅增加,預計其供應或將進一步被擠壓,但因近日外盤柴油裂解回落、天然氣價格下跌以及國內低硫燃料油產能充足,低硫燃料油價格或仍受到壓制。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在此前國際油價底部支撐偏強的情況下,國內成品油零售價也於2月3日24時迎來年內第二次上調。據國家發改委昨日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3年2月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10元和200元。摺合升價,此次92號汽油價格上調0.16元/升,95號汽油、0號柴油均上調0.17元/升。
展望後續,卓創資訊(行情301299,診股)成品油研究團隊表示,美聯儲加息放緩符合市場預期,但全球央行緊縮貨幣政策不變,依然對國際油價形成利空壓制;而OPEC+維持現有產量政策不變,在一定程度上對油市底部支撐明顯。總的來說,短期國際油價單邊推漲的壓力依然較大,有望延續波動行情。
從中長期來看,鄭夢琦表示,當前美國戰略石油儲備處於低位,美國能源部要求國會停止銷售本財年戰略儲備石油供應中的2600萬桶石油,並已取消了2024—2027財年規定的約1.4億桶石油儲備銷售。而美國白宮或將在WTI原油價格67—72美元/桶時,採購原油補充SPR,屆時對油價有一定支撐。此外,OPEC方面挺價意願較強,維持當前產量政策不變,1月OPEC原油產量下降6萬桶/天至2910萬桶/天。“整體來看,後續原油價格將整體維持區間振蕩,其上方有加息和經濟衰退預期的壓制,下方有OPEC挺價和美國SPR採購支撐,需進一步跟蹤俄羅斯原油供應實際減量、國內需求恢復以及國外經濟衰退帶來的供需錯配。”
Leave a comment